手机版 天理昭昭網
明清兩代,海盜猖獗,沿海地區不太平,為管理方便,通商口岸經常被政府關閉,隻留其中一個進行對外貿易交流。明嘉靖之後,海上貿易繁榮起來,東南亞珍貴硬木輸入,為中原內地提供了豐富的製作原料。能工巧匠們隨心所欲,縱情馳騁於斧鑿之間,生產大批硬木家具,硬木家具成為主流開始由口岸城市向內地席卷,但這些硬木隻供宮廷及達官貴人使用。
明 黃花梨扶手椅
我們今天所見硬木家具最早的來源於明晚期,首推來自於海南和越南的黃花梨,它的光芒一直閃耀,以至於人們認為黃花梨就是明式家具的化身,隻有黃花梨才能完美展現“明式”內涵。從而忽略了其它民間家具。事實上,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在黃花梨或紫檀等硬木沒有使用之前,民間家具製作因地製宜,以本地出產材料製作,形成了固定用材習慣,演釋著中國家具魅力,書寫著明式家具的輝煌篇章。北方地區使用榆木、鬆木、核桃木、楸木、楊木、柏木、槐木等製作家具,南方則使用楠木、櫸木、柞榛木、杉木、樟木、桂圓木等。所以,不要小瞧柴木製作的家具,它們有著更為珍貴的文物研究價值。
明 榆木圈椅
從明初到明末,無論宮廷還是民間家具,都定義為明式家具,包括硬木、柴木,這是廣義範圍內的定義。從狹義範圍來看,製作於明晚及清早時期,以硬木如黃花梨、雞翅木、鐵力木、烏木等製作的家具風格稱為明式家具。其實,無論是廣義的還是狹義的,明式家具的概念都不是在明代產生的,而是後人在研究家具時以它別具一格的造型、工藝、用材等特點來定義的。而當今的人們,由於過度黃花梨帶來的商業價值,誤以為明式家具泛指黃花梨,或者認為隻有在明代製作的家具才是明式家具。
明 槐木南官帽椅
其實,任何一種家具的誕生都體現著其所處時代的背景情況、人們的生活狀態、社會文化氛圍、審美趨向等。尤其是兩個朝代交替時期,往往後麵的朝代在各種秩序沒有建立完善時,還在延用前朝的各項秩序及事務,包括家具。這正是我們看到明中期之前家具風格接近於宋代,清早期家具風格以明式為主的原因。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新的朝代統治者建立起一套適合本朝人審美的標準後,家具製作即進入真正屬於它的時代。
明式家具被世界譽為東方藝術的傑出代表明式家具集中國古典家具之大成,在世界家具體係中獨樹一幟,建立了獨特的風格,被譽為東方藝術的傑出代表。意境上強調簡約空靈,造型上突出線條流暢,人體工程學上講究比例適中,構件上追求簡潔大方,還非常注意兼顧材料的自然美感。如黃花梨天然紋理的展示,榆木、櫸木寶塔紋的體現等。
明 櫸木條案
可以說,中國的家具史上,隻有明式家具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反響,這是清式家具亦或現代家具所沒有的成就。明代之後,一直到清早期,即康熙之前,明式家具一直是宮廷與民間的主流,家具大體保留著明式的特征,和那些在明代製作的家具一並被人統稱為明式家具。即便時間的車輪已經進入清代,紫檀、雞翅木、酸枝木等深色木材被清廷采用後,宮廷還是時而製作明式家具,這也是為什麽我們在拍賣會上會看見以適合雕刻的紫檀為材料所做的明式造型家具的原因。
清早期 紫檀小長桌
康乾盛世後,以黑顏色為主的硬木家具演繹著清式家具的魅力。家具以造型厚重、形體龐大、富麗華貴、雕琢繁縟的風格風靡一個朝代。直至晚清民國時期,社會發出了“驅逐韃靼,複我中華”的口號,使用明式家具之風興起,人們再一次追憶逝去的明代和那個時代的精神。
清早期 烏木七屏書式扶手椅
明式家具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其承襲宋元家具精華,加之幾千年佛儒道文化的浸染,無論從造型上還是設計理念上都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精髓。它以中華文化載體和東方藝術傑出代表的形象出現,向世界證明了神秘的、遙遠的東方古國的智慧和審美,且經久不衰,走在世界前沿,讓今人引以為傲。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906期《明式家具的概念及曆史淵源》
作者:李心宇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